69看书网 » 玄幻小说 » 周宣王散打四十六年最新章节列表 » 第42章 喝茶不是简单的事 (2/2)

第42章 喝茶不是简单的事 (2/2)

文/越飞
周宣王散打四十六年 | 本章字数:23.17万字 | | 周宣王散打四十六年txt下载 | 周宣王散打四十六年手机阅读
居风一派仙风道骨的模样,也没有发现这一群人身份的不同,他们并不认识宣王。这个好理解,那时候,没有电视、广播,也许有画像,但是毕竟和真人有很大的区别,认不出来,太正常了,所以,官员出行,如果不敲锣打鼓,幺喝开道,一般不会有人认出来的。

沏茶的李小二脸上堆着笑,打着哈哈,热情招呼,噼噼啪啪地摆好茶沏上茶来,那自然与宣王平时在朝堂里、办公室里喝的特供招待茶大不一样。

陆居风介绍说:各位尊号,请观我的茶:此茶形如雀舌,如梭似毫,汤鲜色亮,清香四溢,芽头在徐徐展开中显现奇观,叶片轻盈向上,立于杯中,好似长在那枝头上一般。”

宣王不发话。一行中资深茶道者亦不敢插话。一行中有一个来自蛮蜀之地邛崃山江源郡的刀笔小官本来是懂茶爱茶解茶的人,但是他更“懂事”,没有多嘴插话。

秦川洛邑人种茶饮茶,上诉历史,可至夏商年代以前,传说女娲娘娘补天、后羿射日时即采撷过秦川平原的茶叶泡水喝,不知是不是采了稠梗山上的。

后来茶叶传入南方蜀地,有史可查的,三国时代已有产名茶的准确记载。古蜀“丝绸之路”向北经秦川平原,商贾即饮秦川平原的茶洗去波斯湾的烟尘,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云“将军身率益洲之众出于秦川。”那将士们临行前喝了秦川平原的盖碗茶,战斗力倍增,所以,才致使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蜀吴两国归服中原,司马父子完成“三国归晋”的统一大业,否则,历史,将改写,三国归吴?三国归蜀?都有可能。

李白、杜甫、陆游、司马光、司马相如、三苏二王他们都饮过秦川的茶,他们佳作传世,英名百代,大概就是这个原因。秦川人民种茶乐业,饮茶成俗,以茶馆为依托,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茶文化。客人来了,待茶为先,工余闲瑕,饮茶为乐,人情交往,香茶相赐。

秦川平原因土质、雨量、气温、光照、无污染等诸多优势、为茶叶生产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远的不说,就说镐京马王镇产的“玉液冰心”,品种主要以晒青、炒青为主,特点是内含物质丰富,具有“色泽翠绿,汤色碧绿,叶底嫩绿”的三大特点。茶叶外形蜷如螺,匀净,有锋苗,汤色清澈明亮,清香持久,滋味悠长,叶底嫩绿,乃茶中精品。

满三道水时,陆居风说:“这茶是‘一茶二水三精华’,第三次才是真正的茶味。”杜伯忍不住,看了一眼宣王后,问:“请问茶主,此茶名号如何称呼?”

陆居风说:“此茶不是一般的茶,是宫中周宣王亲自研制,为茶陆子所赠茶种,我历经三年种植研制,逐步形成此茶,但至今没有尊敬的人来命名,我看这位先生面相不凡,一定是在福大贵之人,如果愿意为我的茶命名,那一定是让我的茶香飘千里,传播四方。”

宣王面露悦色。看了一眼杜伯。杜伯会意,说道:“王上,此茶尚好,可否命名?”

宣王道:“可”。宣王为此茶命名为“稠梗仙丹茶”。

宣王和一众大臣端起杯子,细品三道真茶。初品,觉得味很美,淡过之后,有些小苦,又品,苦之后,有些粘嘴,微觉苦得耐人寻味,再品,苦中放香,其味极浓郁,入肚之后,一股沁人肺腑的凉意油然而生。

品了三次之后,茶味越来越香,丝丝缕缕,绕鼻盘旋,让人回味无穷,于是宣王分咐内庭人员买了若干,分赐给随行的所有陪同人员回去品尝。“不品稠梗茶,枉游稠梗山”,不知何方不肖仙逸之客居然在山上的尊天亭柱上刻下斯语。但是,自始至终都没有暴露自己是大周国君的身份。

从这些情况来看,宣王的茶叶施政措施执行的是比较有成效的,说明他的决策是正确的。黎民百姓的接受程度是非常高的,甚至已经深入到了生产和生活当中,名山大川的道士、信众自觉研究制造,倡导饮茶制茶风气,黎民百姓,都自觉推广和研究茶道,自觉传承和传播茶道。

想到这里,宣王越发觉得自己是正确的,是伟大的,是光荣的,是舵手,是航标,是大周王朝独一无二的人,是天之骄子。

宣王在洛阳如此雅致享受,乃至于沾沾自喜,但是在七百多里之外的镐京,却正在经受一场干旱之灾。可以说耕地干裂,赤地千里,颗粒无收。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眼看就要滑入刀光剑影之中。险、险、险,悬、悬、悬。

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了,下回再接着讲。

(本章完)

(快捷键 ←) 上一页:第41章 伯阳父解梦(2/2)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