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历史小说 » 农夫三国最新章节列表 » 196.乡音 (2/2)

196.乡音 (2/2)

文/苍山虎
农夫三国 | 本章字数:575.67万字 | | 农夫三国txt下载 | 农夫三国手机阅读
,入汜水关后,可见广袤的田野里,老者、青壮、妇人、孩童四处忙碌着,牵牛扶犁、播种撒肥、挥锄割草。汜水关之东,赵云一路所见,尽是人烟稀薄,田地荒芜,如它处般亦是乱世景象,然而过得关来,便见得这一片生机勃勃,不由使人眼前骤然一亮。

多年战乱,几乎让人忘却太平景象,行走在官道旁,听田埂地头农人们嘴里冒出的各种南腔北调的乡间俚语,赵云不由心头畅快,他又没什么要紧事,便轻勒住缰绳一路缓行漫步,观民生风俗。

“蠢婆娘,老子言语亦敢违拗,怎生又上地头来?”

正行走间,一道带着浓浓西凉口音的咆哮声吸引了赵云的注意,他抚住马鬃,转头去看,只见田中持锄三人,一老一中一少,出声吼叫的应该是那中年汉子,年纪有三十余岁,身材魁壮,须发乱生,面相本就凶恶,左眼角下一道两三寸长的疤痕更凭添几分狰狞出来。

恶汉咆哮的对象是田埂上一名背着婴孩的妇人,左手提着水罐,右手提锄。比起其他田中劳作的农妇来,这妇人身子有些过于柔弱了,不过性子却倔得紧,对恶汉的吼叫恍若未闻,板着脸先将水罐与锄头轻放在地边桑树脚,开始动手解背上熟睡的婴儿。

田中锄地的少年才十三四岁模样,正是贪玩的年纪,恶汉瞪眼怒吼的时候,他却已欢呼一声,扔下手中锄头,几步就奔到树荫下,助妇人解下襁褓,轻放在一片柔软的草地里,又折根桑叶去逗弄襁褓中的婴孩。

妇人没了束缚,提了锄便下地,见她执拗,恶汉怒冲冲地走过去,一挥手,蒲扇般的大手便高高地提了起来。妇人顿时吓得闭上眼,身子一颤,头也缩了缩,显见还是害怕的。

恶汉却终究没真下手打她,高举的大手轻轻落下,一把夺去妇人手里的锄头。

妇人还是倔着,复又伸手去夺锄,两人正争执间,旁边的老者才慢吞吞开口劝道:“你生产不过两月,体虚力弱,如何做得地中重活?若伤身留了病根可不是耍的!速归家去,只奶好孩儿,做好晌食便可。地里自有我等在!”

听这老者口腔,他应是冀州人氏,汜水关前赵云初遇的田磊虽也是冀州人,然少小便离乡,南北话语都学了些,冀州口音已不明显,在此地得闻乡音,倒引得旁听的赵云一喜。

老者开口,妇人犹豫了下,终没敢再坚持下去,停了与恶汉的争执,低着头走回树脚地埂上。

这一会儿的功夫,襁褓中婴儿张开嘴“咿呀”“咿呀”地哭出声来,却已是被少年成功逗醒。妇人走近,伸手在少年额头上用力拍了记:“怎如此淘气!”

少年见惹了祸,抚着额头吐舌道:“阿母,快奶幺妹!”

妇人又狠狠地瞪了少年一眼,抱起襁褓轻摇着哄过两声,瞟了眼大道上旁观的赵云,别过身去,解开衣襟,奶起孩儿来。

听母子俩的言语口音,妇人应是青徐人氏,少年说的却是兖州话。

一家五口,除了襁褓中的婴孩,倒有四种不同口音!

见地中争执已是停下,赵云下马行到老者身旁,施礼道:“长者,赵云有礼!”

腰上挂着白牌,那便是外来人,听赵云嘴里说的亦是冀州话,老者忙回礼,问道:“尊客自冀州来?”

注:却非冠,制如长冠而下促,俗称鹊尾冠。宫殿门吏、仆射所冠。((www.520dus.com 520读书网全网最新)。。)

(快捷键 ←) 上一页:195.云现(2/2)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