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历史小说 » 混在五代当皇帝最新章节列表 » 第二十二章 繁荣的商机 (2/2)

第二十二章 繁荣的商机 (2/2)

文/康保裔
混在五代当皇帝 | 本章字数:516.73万字 | | 混在五代当皇帝txt下载 | 混在五代当皇帝手机阅读
着他们的汉儿都被赶走了,这些人空出来的土地和被契丹主划归各个宫帐所有的荒地,除了一部分被分给及时投靠朝廷的有功之臣,一部分被分给当地的无地流民之外,其他的地差不多都被皇庄给圈去了,因此北平府周边的皇庄其实是占地最广、集中度最高的皇庄。

这样成片的好地经过了前期的大投入,土地平整有序,灌溉系统完善周到,水渠几乎可以照顾到每一块田,于是这里也就成了北平府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周边都是成片的小麦、粟和高粱的种植区内,竟然发展起来一片水田,每年都能种出一季稻米来,不光是好吃,亩产还是最高的。

于是颉跌彦贵手中掌握的可供周、辽两国贸易的物资比北平府官方还要充裕,皇庄水田中出产的稻米,旁边旱地出产的豆、麦、棉花,以及皇庄内工坊酿制的烧酒和用棉花制成的各种保暖衣被,花样比其他哪家巨商还要多。

这也就是燕地并不适合种茶烧瓷,也没有漆树和香药、犀牛、大象生存,不然的话,颉跌彦贵还恨不得把那些南国商户以及胡商的生意都给抢了。

董遵诲听了颉跌彦贵的问话,眼睛巡视着坊市,皱着眉头稍微想了片刻,这才认真地说道:“渝关榷场和灵丘、飞狐那边可能有些不大一样,这边距离契丹人的牧场更远一些,倒是距离有渤海人与汉儿耕作的辽国东京道更近,所以牛羊价格可能会略微高一些,而粮食的卖价又会略微低一些。倒是棉布、棉衣被和烧酒这种在大周都算很新鲜的货品,卖得贵还卖得快。”

“俺记得去年这个时候,一只羊大概卖四百文吧,一头牛要卖一贯六百文,一石谷子卖三百文,一石高粱还要少点,不过稻米在去年没有人来卖,可能一石能够卖个四百文的样子吧……棉布就不一样了,一匹布两百文,和一匹绢一贯钱一样雷打不动,虽然只及绢帛的五分之一,不过销量则十倍百倍于绢帛,市面上一见到就会被买走,至于棉衣被,那是可以用两三件抵一件普通皮裘的。说到烧酒么……无论是契丹人、渤海人还是偶尔出现的女真人,就没有不喜欢的,尽管五斤一坛的烧酒就要卖到一贯钱。”

董遵诲一边回忆一边娓娓道来,听得两人只是默默地点头。果然,这边的牛羊比灵丘、飞狐那边要贵不少,粮价却又便宜了一些,只有在考虑了运费之后才能够让两地的贸易获利大体相当,不过这边的运路更为畅达,还是今后与辽国市易的首选地。

至于往这边贩运棉制品与烧酒比贩往蔚州那边更赚一些,倒是不难理解,辽国的东京道人口更多嘛……而且这边也更靠近辽国的上京,棉制品和烧酒又不是东京道的渤海人能够生产的,更南边的高丽也不行。

见两人只是在那里点头思忖,董遵诲又接了一句:“说来惭愧,俺终究不是主管榷场的榷易使,这些价格都只是在日常听儿郎们闲聊时才记住的,要不俺再着人去详细地问一问?”

“怎敢劳动驻防边关的禁军儿郎!巡检能够亲自陪同,我已经足感盛情了,这等琐碎之事就让我二人手下去忙就好了。”

颉跌彦贵慌忙推辞,虽然说驻守渝关的禁军也有监控榷场的职责,在巡视当地治安的时候顺便问一问也不算擅离职守,但是他委实不好太麻烦人了。

!#

(快捷键 ←) 上一页:第二十一章 渝关榷场(2/2)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