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历史小说 » 辛亥大英雄最新章节列表 » 第四九七章 国家的角逐(七) (2/3)

第四九七章 国家的角逐(七) (2/3)

文/河马散人
辛亥大英雄 | 本章字数:1923.26万字 | | 辛亥大英雄txt下载 | 辛亥大英雄手机阅读
。当然,他还是面色冷静,微愠道:“不要自满!做我们这行的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最近军情局抓了好几个俄国契卡的人,说明人家也在想办法渗透。不是没有还手之力。”

“是!”助手点点头。不敢再得意,问道:“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办?”

吴锐说道:“走库伦线肯定出乎他们意料,所以到了乌兰乌德就会发电报联络外面协助。否则一路上都寸步难行!你们的任务就是把关心这趟车的人都找出来,凡是打听的,询问的。就算是帮着检修火车和加煤的!也都要给我全部控制起来,少了一个唯你是问!”助手明白了。这趟车其实就是个鱼饵,从伊尔库茨克至新乡,数千公里不知道要钓出多少人呢。

见他明白了,吴锐继续问道:“副总统那边结束了吗?”

“还没呢。”

“那算了。你去忙吧,我先去见总参谋长。”吴锐上车后和助手分道扬镳,自己向伊尔库茨克机车厂赶去。

伊尔库茨克机车厂是叶尼塞河以东硕果仅存的几家大型工厂,除本身的设备外还有从鄂木斯克和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等地区搬运来的设备,经过充实后已经成为目前东西伯利亚铁路线上唯一具备建造和维修重型火车的工厂。工厂内有不少俄国工人。这些工人都是从各地逃到这里的,其中不少还是火车方面的行家里手。但他们在得到工作和为家人赚取食物的同时,也要接受军事管制。

宽敞的封闭式车间内。宋子清正和慕容翰、徐树铮、陈宦几人一起视察三列新装备的装甲列车。列车旁站满了荷枪实弹的士兵。防止有人破坏这些价值连城的陆军新宠物。

这些装甲列车可不简单,全都是战后专门为西伯利亚地区作战改装的。不仅使用俄制重型机车可以畅通行驶与伊尔库茨克至乌拉尔的所有轨道,而且火力配备都是目前远东地区绝无仅有的!每列都安装4门重庆仿造的斯柯达1918年式210

l30重型榴弹炮,这种大炮是斯达克兵工厂与1916年开始研制,1918年初生产。生产后不久总参谋部就通过特殊手段弄到4门量产炮和全部图纸,经由意大利秘密运回国交给重庆仿造,并与18年10月试验成功,国内命名为战锤1919年式210重型榴弹炮。

单根炮管5.8吨,列车型使用液压驱动旋转炮座后全重达到38吨,如果采用牵引炮架则是18吨。使用重庆自己研制的110公斤全铸造高爆榴弹时,最大射程可以达到18300米。但由于目前国内没有大战,也缺乏牵引这种超重型火炮的车辆,所以陆军先采购了8门列车型,和弄回来的4门一起安装到三辆专为西伯利亚准备的重型装甲列车上。每列前后各一辆大马力机车,中间为12节炮兵车厢,装备一个连4门210速射机关炮和8挺重机枪,还有一只观测气球。其中2列车厢为居住车厢,剩余为弹药和仓库车厢,还可以携带钢轨等设备用于修复铁路。

除了这三辆正在最后检查维修的装甲列车外,旁边还有一列稍短的四节列车,那也是装甲列车,但上面安装的东西却有些特殊,是1917年西线大战时缴获的克虏伯420大贝尔塔铁路炮!这门炮当时缴获后陆军相当重视,连夜运回汉阳进行研究,本来陆军是想仿造的。但经研究发现,一来当时国内金属冶炼水平还不足加工这种大炮,二来成本太大,一门炮的价格足以制造3门210重炮,所以探究并测绘完后干脆带到北方进行实战测试。

无论是宋子清还是慕容翰,都不怎么在意这些夸张的巨炮,他们的目光早已超越武器装备本身,反倒是陈宦和徐树铮很激动,得知高尔察克正在和杨秋会谈后问道:“总参谋长,你说高尔察克会不会答应条件呢?”

“你们知道高尔察克最大的问题在那里吗?”宋子清笑着拍拍大贝尔塔炮身,说道:“心软!他回国就拼命收拢那些俄国资本家和自由人士,所以得到俄国很多高知识分子的支持,但问题是他们已经成为部队安心打仗的最大麻烦!情报部的数据,目前已经有大约100万反对穷党的俄国人跟着部队一起行动。你们想想,光是养活他们就已经非常麻烦。还怎么可能打胜仗呢?偏偏他又舍不得驱逐这些人。以人格说。他的确是不可多得的爱国将领,但却不是合格的将领!他现在最急迫就是给这些人找一条出路,否则不用打也吃光了!帮他安置100甚至200万张嘴巴。你们说他能无动于衷吗?”

“但要是他不答应呢?”

陈宦刚问完,慕容翰却先笑了起来:“二庵兄,这不是他答不答应的事情。既然我们开除了条件。那么如果他拒绝,这个消息传出去他的名声就全毁了!光是拖着大家一起死,不让同胞躲避战火的谣言就足以摧毁他的军队了!”

陈宦到底不是玩政治的人,反倒是徐树铮点头道:“说得不错。但要是真有百万甚至200万人,安置到国内会不会出问题?”

慕容翰摇摇头:“现在不是我们安不安置的问题,而是不得不安置!因为一旦高尔察克失败,这些人还是会进入我国境内,被动接受反而会给北方带来隐患,所以副总统就决定干脆主动收纳这些人。至于北方是不可能的。肯定是疏散到中原腹地或者西南内陆,建立多个甚至几十个专门收纳的地区。虽然人数看似不少,但以我国的人口总量。这点人翻不起浪花来!民政部也针对他们建立专门的外籍人员居住管理制度。每年都需要向当地

(快捷键 ←) 上一页:第四九六章 国家的角逐(六)(2/3)章节列表下一页:第四九八章 国家的角逐(八)(2/3)(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