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修真小说 » 国共生死谍战:渗透最新章节列表 » 第110章 齐公子卖菜 (2/3)

第110章 齐公子卖菜 (2/3)

文/歇
国共生死谍战:渗透 | 本章字数:295.74万字 | | 国共生死谍战:渗透txt下载 | 国共生死谍战:渗透手机阅读
整得鬼鬼祟祟么?

“既然不敢光明正大,那就是说他不想让人知道和王维善的关系,可什么关系要背着人呢?”

“应该这么问,小齐还有什么东西是必须要背着人的?”轻轻撂下毛衣,于秀凝如释重负地看看丈夫,两个全都心领神会了。不出意外,王维善应该是小齐那阴谋中的一员。

“如果没猜错,恐怕小齐已经着手给共党下药了……”说完这句话后,于秀凝就闭住了嘴巴。她明白,即使有些话不说,老头子也能领悟到她话中的涵义。

对于齐公子的阴谋,于秀凝夫妇曾煞费苦心揣摩过一番。最后认为:要想腐蚀共党,就得先派人向共党组织渗透。可这渗透方式有个说道,向中共地下组织渗透,其难度是比较大的,因为对方隐秘性太高,想找到他们,这要花费很多的人力物力,实在是得不偿失。

但共党占据的地盘就不同了,它们就实实在在摆在那儿,根本不用找。如果齐公子的人,能效仿许忠义当年进入共区的方式,那成功站稳脚跟的可能性应该是极大的。他们一旦站稳了脚跟,就可以将腐败向共产党慢慢渗透了。

“这根本就是防不胜防啊……我还没听说有哪个政府,能彻底根治腐败的。”陈明发了一通感慨后,又道,“眼下随着共军节节胜利,国军不断损兵折将,以俘虏的方式向对方派遣特情,这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

于秀凝夫妇这番谈话时,是在民国三十六年4月中旬,也正是中共“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结束后没多久。当时他们是说者无心,听者无意,也没想过这番话会对历史产生什么样的作用。但日后许多被俘、投诚的国民党兵,却从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建国后,许多在解放战争中投降反正的国民党兵,均遭到了不同程度地迫害,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共产党会如此对待他们?既然中共能包容投降的日本人,为什么就容不下自己的同胞呢?归根结底,这是由解放战争中的一个因,决定了日后的一个果,一个令国人至今仍无法正视的苦果。

“绝症”的渗透,可以令对手防不胜防疲于应付,它就是战略层次上的阴阳局!

经过李维恭一番辛勤地努力,许忠义终于默许赵致可以定期回家了。不默许不行,李先生的面子,他还不敢不给。

赵致一回到家,看看空荡荡的屋子,再瞧瞧满脸风霜的丈夫,夫妻二人是抱头痛哭。“苦了你了……”二人异口同声地说道,“我真没用……”但说归说,现在还不是埋怨自己的时候,“店小二”那阎王债,逼得二人都快喘不过气了。

为能早日替他二人解除痛苦,赵家准备卖地,齐家准备卖祖屋,可即使这样,那该死的“店小二”,仍然能从契约当中抠出钱来。“他说的那三分利是月息,不是年息!咱们拖得越久就越吃亏!还有,他还要收你房屋使用折旧费…….”赵致欲哭无泪了,若不是想见丈夫最后一面,她都有心吊死在许家的房梁上。

“店小二”这招挺缺德,他要的钱,总是比齐赵两家的收入高出那么一点点,让你能看到解脱桎梏的希望,却永远也达不到幸福的彼岸。

这得卖多少菜,才能还上账啊?齐公子明白,“店小二”是想让自己卖身为奴了。你齐公子不是不贪污,不腐败么?呵呵!不贪不占,我看你上哪弄钱去?你想青史留名?哼哼!做梦去吧!你不腐败,那我就逼着你腐败。

“阿齐,咱也想办法去捞点外快吧!求求你了,我实在受不了他那折磨了!”赵致跪倒在丈夫面前,揪下头上的鸡毛给他看,“我从小到大,也没过过这种日子,他简直不是人了,丧心病狂地折磨我!呜呜呜……”

狠狠甩了自己一记嘴巴,极度悲愤的齐公子,恨不得一头碰死在墙上。“我没用!我没用!我没用!”

“阿齐,你不要这样,”紧紧抱住丈夫,赵致泣不成声地劝道,“我也不想逼你,可我……我真是没有别的办法了。”

赵致说得是实话,齐公子也能理解她的苦楚。但眼下这种情况,还有别的选择么?你不贪,就要倾家荡产流落街头,可要贪了,一则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二来……那不就违背自己良心了吗?从今往后,你还好意思指责人家是败类么?

“阴阳局,这就是阴阳局!”齐公子感觉自己快要走投无路了。他给“店小二”设了个局,没想到对方反过手来,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而且手段还是如此地卑鄙。“哈哈哈……”一阵狂笑过后,齐公子绝望地摇摇头,怅然泪下,“也对,中华民国早就是多一个贪官不多,少一个贪官不少了,难道还差我这一个么?我若能及早堪破此局,又何必落个如此下场呢?呵呵呵!民国啊民国!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江山,何其辉煌,何其悲壮?可谁又能想到,你怎么就走到今天这一步了!”

这个问题非常值得耐人寻味,为什么中国历史上的精英们,抛头颅洒热血所换来的胜利,往往却是给腐败分子换来一份产业呢?由此推断,那些为劳苦大众而赴汤蹈火的烈士们,他们的牺牲究竟值,还是不值呢?如此重复,如此见效甚微的反贪污、反腐化,还有必要再进行下去吗?

“许忠义第一次结婚时,出席他婚礼的人,本市的官员占了七成。可他再婚的时候,出席婚礼的高官,不算本市,光东北地区就占了七成。而这两次婚礼

(快捷键 ←) 上一页:第109章 经济高压(2/3)章节列表下一页:第111章 忠义反贪(2/3)(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