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校园小说 » 每天懂点开心经济学·心理学·博弈论·国学最新章节列表 » 第83章 (1/1)

第83章 (1/1)

文/王艳,王光波,李倩

第二卷第三章第四节 “剩女征婚团”的背后

开心一刻

关于“剩女”,有一个有趣的分级:

25~27岁为初级剩客,这些人还有勇气继续为寻找伴侣而奋斗,故称“剩斗士”;

28~31岁为中级剩客,此时属于她们的机会已经不多,又因为事业而无暇寻觅,别号“必剩客”;

32~36岁为高级剩客,她们在残酷的职场斗争中存活下来,依然单身,被尊称为“斗战剩佛”;

到了36岁往上,那就是特级剩客,尊称为“齐天大剩”。

开心学心理

这番形象的比喻与其说是调侃,将其视为社会学调查报告或许更为恰当,它几乎囊括了“剩女”时代的主要特征,让人看过之后在会心一笑的同时,多少也有几番酸楚。

“剩女”普遍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大部分拥有高学历、高智商、高能力、高素质、高收入,长相也无可挑剔。按照老一辈的看法,这些人应该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孩子都满地跑了,有的都可以打酱油了。但实际情况是,她们的婚姻问题成了很多父母心头的一桩大事。

虽然没有明确的数字表明中国究竟有多少着急出嫁的“剩女”,但是看看每逢节假日在公园里举行的相亲大会,便多少能明白“剩女”在当今社会占据着怎样一个位置。为什么有那么多女孩子成为“剩女”?

“剩女”成为一种现象,乃至一种时代特性,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女性的“内比效应”。随着女性事业心与成就感的不断提升,女性对于另一半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不能随随便便就嫁了,低的看不上,而比自己高的又有些遥不可及,正是在这种不甘心的心理作用下,“剩女”们一等再等,直到如意郎君出现。

另一方面,这个一等再等的过程增加了额外的时间成本,而时间对女人来说就意味着青春。随着青春渐去,容颜渐老,“不甘心”变得变本加厉,这时期的“剩女”就像是一件古董,非高价而不得沽。这种心态也导出另一种心理,即“等公车心理”,这辆车太拥挤上不去,或是车型老旧,自己不愿上,那就继续等。“剩女”们认为,能载着自己走的那辆公共汽车永远是下一辆。

在心理学家看来,不能把“剩女”现象只当成一种潮流,实际上,“剩女”更容易生出一系列的心理疾病。被剩下来后,很多的女性都是如坐针毡,毕竟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理论深入人心,而社会给予“剩女”的压力比“剩男”要大得多。对一些想结婚的“剩女”来说,“嫁不出去”使她们变得自卑。社会压力、找不到伴侣的焦虑,使有些女性变得敏感、忧郁、封闭、焦虑甚至暴躁。而孤单、无助甚至感觉被抛弃也是“剩女”常有的心理阴影。在社会压力下,很多“剩女”的出路是匆匆相亲,匆匆结婚,这种匆忙也给婚姻埋下了不稳定因素。

正因为有着这样的负面影响,人们应该有这样的一个认识,那就是什么年龄做什么事,这不仅符合心理层面的发展,也是人作为社会生物而存在的基本方式。“剩女”很大程度上是工作太忙没时间找对象,因此,多方面接触异性,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业余时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快捷键 ←) 上一章:第82章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