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历史小说 » 光熹帝国最新章节列表 » 第二章 科举制度(一) (2/2)

第二章 科举制度(一) (2/2)

文/look
光熹帝国 | 本章字数:325.32万字 | | 光熹帝国txt下载 | 光熹帝国手机阅读
于地方,风云际会便腾空化龙。

戏志才也想过效仿朝廷也搞一个科举考试,可仔细思虑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天子能够举行科举是因为朝廷有着大义、正统的名分能够吸引天下士人,这绝对是地方诸侯无法比拟的。况且曹操新入兖州,能否全领兖州还是未知,许多地方还需要朝廷的帮助,表现的过于抢眼恐怕引起朝廷猜忌。枪打出头鸟,在强大之前还是低调一点的好。至于搜罗人才,戏志才还是决定利用自己多年来在颍川建立的关系网,找一些同窗好友来协助曹操。

此时曹操不知戏志才心中想法,现在的他也确实还没有雄踞一方的大志,对于朝廷还是比较忠心,尤其是对于小皇帝刘辩感情也异常深厚。对于朝廷开展科举取士一事并没有想到对自身利益的影响,反而担心起朝廷来。

“天子施行新政,若是朝臣反对如何?”曹操忧虑的说。

戏志才冷笑一下,道;“朝堂上谁反对,谁就是在与天下士人为敌。朝廷科举考试,择才学最优者为先,这是给天下士人一个显示自己,公平、公正出仕的途径。尤其是对寒士来讲,更是难得的出人头地的机会。谁要是在这件事上唱反调,必然会引起天下士人的公愤!”

戏志才说到这叹了一口气。这个科举制度抛开其中的帝王权术不说,也确实是一个公平的朝廷选官制度。戏志才本身就是一名寒士,自然了解寒士的辛酸。没有大家族的依靠,寒士要想出人头地,就必须依附他人。

征辟制、察举制实行了几百年,其中也确实有以他人的品德与才华公平举荐。可是任人唯亲、结党营私者也不占少数。尤其是东汉末年,朝政腐败,这种情况便越来越严重了。戏志才自己就是不愿意依附他人而出仕,便一直默默无闻于乡野,今次若不是好友荀彧引荐,他也不会来到京城,更不会遇到曹操。运气不好的话恐怕籍籍无名老死乡间也未可知。

曹操听了戏志才的话连连点头,二人又谈论了一番兖州的形势,正说间,戏志才无意中一抬头,正看到一名青衣文士骑着毛驴从他们的马车外路过。

戏志才一愣,青衣文士的模样甚是眼熟,只是一时想不起来是谁。

将头探出车外,看见青衣文士骑着毛驴向着洛阳的方向奔去。科举考试的诏书一出,有很多士人都在向洛阳赶路,戏志才和曹操一路走来就碰到了好几个。想来这名文士赶向洛阳也是为了科举之事。只是瞅着他的背影越看越熟悉,一时之间,戏志才还是想不起他究竟是谁。

看着戏志才头露在窗外怔怔的发愣,曹操好奇地问:“先生何事发呆?”

“刚才似乎见到一个故友,只是想不起是谁。”戏志才答道。

曹操言道:“先生故友必是大才,不知可否引荐。”

戏志才苦笑道;“此人早已远去,况且我还记不起他究竟何人。”

说到这戏志才表情一僵,刚才曹操那句“先生之友必是大才”让他灵光一现的想到了那人是谁。

“颍川郭奉孝!”戏志才不禁一声惊呼。

曹操吓了一跳,不知戏志才为何突然如此激动,急忙问道:“谁是郭奉孝?”

戏志才气急败坏的说道:“郭奉孝乃颍川阳翟人,单名为嘉。为人才识不凡,足智多谋。与颍川书院时常与我友来,饮酒对弈,品评天下英雄之优劣皆洞若观火,有识人之能。刚刚错过的,就是此人!”

听戏志才对郭嘉评价这么高,曹操也深感懊悔。急忙说道:“彼此错开并不久,或许还能追到。”

戏志才点头,曹操与他弃了马车,命部从原地休息,二人骑着马,带着一队护卫向后赶去。

追了很长一段时间,却始终不见郭嘉踪影。最后两人不甘心的停了下来。

“此间岔路很多,必是和奉孝走差了。”戏志才懊恼的说道。

曹操也是颇为惋惜,不甘心的说道;“去别路寻找看看如何?”

戏志才叹了一口气,道:“也不知人在何处,这么找下去颇费工夫。算了吧,终是无缘,他日有机会再与孟德引荐吧。”

二人最后放弃寻找,调转马头继续赶路了。

日头开始偏西的时候,酷夏的闷热开始逐渐消散,凉风习习,戏志才和曹操一直寻找的青衣文士郭嘉,牵着毛驴从路旁的树丛中走了出来。

“好睡!”郭嘉伸了伸懒腰,长长的打了一个哈气。

扬起头,感受着临近傍晚的凉风拂面。

“以天为盖,以地为庐,避其酷暑,梦会周公。”一觉好睡,郭嘉舒服的点点头。

“此时凉爽,正宜赶路。”郭嘉一边说着,一边翻身上驴,折一条树枝,轻轻抽了一下驴屁股。

毛驴四蹄奔起,驮着郭嘉继续向洛阳赶去。

[m.520dus.com 520读书网],敬请关注下一章节。

(快捷键 ←) 上一页:第一章 朝会(2/2)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