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历史小说 » 舌尖上的唐朝最新章节列表 » 第三百二十八章 扬州美食 (2/2)

第三百二十八章 扬州美食 (2/2)

文/小陆探花
舌尖上的唐朝 | 本章字数:202.75万字 | | 舌尖上的唐朝txt下载 | 舌尖上的唐朝手机阅读
色。

从而,佳肴迭传,美点盈市,诗文词曲称颂不绝,名人题咏尤难列举。正是在此历史背景和经济地位的基础上孕育了淮扬菜,其饮食文化积淀之深厚,海内无出其右者。故而,很早就确立了中华一大风味菜系之地位。

后世扬厨怀“扬州三把刀”中之厨刀布艺四方,走向五大洲。在西方,知“清炖狮子头”“扬州炒饭”者大有人在。大洋彼岸也不时电话订餐,指名要“文思豆腐”之类名菜。

在海内,淮扬菜更是广布各地,成为人们追求一尝的对象。例如,京都的钓鱼台国宾馆、人民大会堂和北京饭店,淮扬菜也历来都是主供风味之一。这些,与淮扬菜在漫长的历史优选中所积淀的艺术与科学内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时至李好重生之时,淮扬菜更是名厨辈出,高手如林。他们不仅继承、发扬了优良传统,而且深谙创新是发展之灵魂、兴盛之动力的道理,不断开拓、创新,创新菜点层出不穷,创新宴如红楼宴、满汉全席、板桥宴、梅兰宴等也接踵而至,并且引起海内外的广泛兴趣。淮扬菜正稳步走向新的高度。

东方的烹饪是文化,是科学,是艺术。淮扬菜更是其一大结晶,也是东方烹饪“以味为核心,以养为目的”这一本质特征的一大体现。

回溯东方烹饪的历史长河,千古菜系,除了鲁、川、粤外,就是惟一破例以省以下城市及区域称谓的淮扬菜系,又称维扬菜系。

古之中国,分九州,扬州为其一;惟与维通用,所以古人爱称扬州为维扬,而淮南也是扬州别称之一,所以,“扬州厨刀”下的菜点喜得两个雅号:淮扬菜或维扬菜。

应当说,一部淮扬菜史,就是一部扬州人的生存史、奋斗史、发展史;也是一部扬州文化史!从低级到高级、从粗糙到精美、从萧条到辉煌,是淮扬烹饪史的基本脉络。

“这菜式还是稍稍差了一些,无论刀工还是烹饪技巧,都差了一点。算不上最好的美食了,无论是南方的得月坊,还是长安的天然居,或者潭州的满庭湘以及蜀地的蜀香楼,那都比这里要好上不少,这边也需要加快速度了。”

李好挑了吃食细细的品尝了一番,这个时候的扬州美食无疑代表着唐朝最高烹饪技术。不过跟李好带来的那些烹饪技术相比,还是要差上不少。

这个时候的扬州菜已经有了煎、熬、炙、烩等多种烹调法,还有了炒菜。不知道是因为其他地方的美食带来的影响,还是这边自身发展出来的烹饪方式。

“少君说笑了,这扬州美食怎么能跟少君说的地方相比。我张三走南闯北,少君说的几个地方都曾经有幸去吃过,那里的东西简直就是人间美味啊。可惜这扬州没有看到那些酒楼,要不然这边的酒楼生意不知道要差到哪里去!”

张三听后忍不住笑道,无论是天然居还是蜀香楼,或者满庭湘以及得月坊,那里的东西一直都是大唐最美味的食物出去。这小小的扬州菜,自然无法更这些地方的美食相比,在张三眼中,那相差的太远了。

(快捷键 ←) 上一页:第三百二十七章 聂小倩(2/2)章节列表(快捷键 →)